第0364章 特殊药物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正文235 春日兰花宴

这场赏花宴,缘起于文箐送到玄妙观里去的兰花,被巡抚夫人见着,甚是喜欢,道姑坦言此乃左庶子周大人家眷所送。

李氏在一旁闻听得此言,自是有想法。

文箐在归家途中也听说这事,便道:“三婶,若是巡抚家夫人喜欢,咱们再送去一盆便是了。”只是这样一来,自己还得求着三婶派人去走一趟沈家。

李氏满口应承下来。一待回屋,却担心,送了这家没送那家,终是得罪人。

昔年家舅周复为官,却是王府长史,自己为庶子媳妇,二嫂当家,自己出不得头主持各种体面事宜,只在一旁打打下手,但凡家中有喜事,却也未曾请得本地官员人家来。在王府中的喜事,自己没有跟去,想见识一回也不曾。如今,巡扶夫人那边抛下橄榄枝,文箐与周珑得了那两位小姐赏识,李氏便想着如何巴结,连带自家也能与各官员之家有所联系。

她这厢寻思着,余氏给她出主意:“三奶奶,现下便有个好时机。且去巡抚大人那处下个帖子,请两位小姐来家中作客,一来二往,还怕其他官家小姐不知晓?”

李氏闻言眼一亮,却又发愁地道:“那总得有个名目才是。如今院子里虽有开得些花,只满树梨花也太素了……沈家春节送来的兰花,都在各人屋里。此时讨来凑个数,也太少了,不顶用。”

余氏小声道:“三奶奶,咱们家可有四小姐在呢。”

李氏惊喜地道:“你是说,沈家的建兰?”

是以,文箐一说去沈家那边找盆兰花来,李氏欣欣然派了余春备了厚礼到得沈家,取了十几盆兰花与蕙草来。却没有送到各官家宅子里,暗中探听得巡抚夫人还在苏州,忙备了帖子,去请内眷。赵氏那边倒也没推却,先时魏氏生辰,她未至,此时便也应承了下来。

李氏这边紧锣密鼓地又给苏州其他几官家发了帖,道是“赏兰”。与此同时,与雷氏知会了一声,报备于魏氏。长房那边一瞧这样,李氏都先斩后奏了,也没得法子,魏氏说了李氏几句,便只好让她与雷氏尽心办好这事。

李氏这人虽小器,可是在这种大事上倒也不太含糊。此时也舍得花钱,晓得郭良最是会打理这些,便让他与余春二人张罗,又暗中打听各家小姐与夫人们喜好,生怕程氏一人做不来,立时去外头请了厨娘来帮忙。

待得二月二十六日,各家内眷上门,连魏氏也都拄着杖子来见客。

李氏这次办得倒是不张扬,唯在一些细节上格外下功夫。此时春风渐暖,阳光甚好,墙角那桃花也绽露花苞,旁边的一棵大梨树,正是花开叶初绽之时。只这一景,便是桃红梨白两相争艳。

后院小湖中,又命人围以纱帐,不知从哪处购得几株盆荷,有含苞待放的,又有刚绽放的,但放入湖中,一时之间,周家这小湖便如到了夏日。湖边美人蕉亦是开了一两朵。

因晓得巡抚家小姐们重诗书,便从书楼中选了好些诗画,布于湖边的阁楼上。再将兰花与蕙草搁于桌上,或几上,或架上。建兰此时倒也有开有未开的,姿态各异,只阁楼门一开,香气四溢。

李氏倒也精乖,这一切办完,只让雷氏与吕氏作主角迎客,她自己陪侍在侧。于是众人以为都是长房宴请,李氏虽觉吃了亏,却也乐得做这么个人情。魏氏倒也没有半句话可说了。

待得客至,李氏却是将各人喜好都摸清了,谁家喜欢虎丘茶,谁家喜欢建茶,谁家喜欢六安,尤其是周赵氏喜欢庐山银峰,这些她都与雷氏一一布置妥当。雷氏设宴,却是十分精熟此道,又有李氏出钱出物,这其中各项琐碎细节,无一不妥。

吕氏在一旁见得此况,暗中一对比,竟是比京城中宴客只好不差。而邓氏与彭氏却是大开眼见。邓氏先还懒懒散散,存心想看笑话,与丁氏道:“她也不过村姑,能办出什么体面来。”李氏要取书楼中的画,她不同意。可李氏却是根本不到她这边来说,而是直接让余春去找了周同。恨得邓氏咬牙。笑话没看了,到得宴客之际,她却给女儿梳洗打扮,虽是孝期不能穿红戴绿,却一再吩咐文筠,莫要丢了脸面。

周家的一番布置,果真让琼瑛与蕙儿十分喜欢。琼瑛私下里同赵氏道:“周家好大产业,这宅子便这般大。”

雷氏那边这次便让文筼与文箮着意招待琼瑛与蕙儿,李氏这厢不得不让周珑带了文箐出来陪客,又一再交待女儿只在一旁看着,且记住哪家小姐喜欢哪样,莫要多言语生出是非来,只需说来与自己听。

结果琼瑛与文筼说得几句话,见她落落大方,举止有当,真正是大家闺秀,又同她说及京城的人与事,一问一答,方才晓得两家早先时候便与好些人都有交集过,只恨当年在京城未识,此时道是:相见恨晚。

这厢,文筼陪着琼瑛,而周珑则跟着蕙儿,赏过桃花与梨花,又见识过春日里少见的荷兰。琼瑛好奇地道:“我见别处的荷塘还只是残梗呢,你这处怎的就开了。难不成这是汤泉?”

文筼老实地道:“妹妹真正是慧眼:此季节,荷花盛开倒非异数,实乃是养于汤泉中。如今,在宅中得见,也不过是是从他处移来。”

其他小姐也惊叹不已,又说到了天下汤泉。

通判小姐尤喜这个睡莲,文筜暗自记下来,说与李氏听。李氏十分高兴地道:“你总算是长了些记性。这回倒是帮了姆妈一个大忙”。当下便吩咐余氏道:“且将那两盆从池中启出,立时送了过去。”而余氏在一旁便提醒道:“三奶奶,有花未免单调了些,池中锦鲤眼下甚多。”李氏得了提醒,让人速去逮鱼。

园中立有秋千架,几个小姐先还是矜持,待得相互怂恿,便也个个都开始轮流晃起秋千来。一时,笑声中,花开,花落,春意无边。

到得阁楼,门窗雕工无一不精。琼瑛似乎很迷这些小细节。文筜很是自矜地道:“这是我四叔当年请了好多匠人花了一年多才雕出来的呢。”内中布置,皆是纱幔缠绕,四周窗户微开,春风吹拂,漫眼皆飞锦,兰花香气袭人,着实沁人心脾。登阁一览,园中诸景尽收眼底。或树,或花,或草,或山石,或池水,或拱檐,或画堂,虽不至精巧伦绝,却是胜过民居十倍有余。

文箐原以为是周赵氏喜欢兰花,哪想到却是琼瑛,她更喜欢兰花,因受周忱影响颇深,竟是个兰花痴。见得周家这多兰花,一一赏过后,免不得就起了意,着意打听起兰花出自何人之手?

文箐本是非常反感李氏背着自己来这一套,原说送一两盆给巡抚家,没想到三婶竟将沈家上好建兰无一不落地给弄了来,不知沈花痴又是如何才能舍得下这些?此时在一旁只简单道为一亲戚家所植,如今借来充个场面。

琼瑛便道自家也种过兰,却未尝有得这般好。不知周家亲戚又是如何养得来?可否有甚窍门?

文箐忙说自己也只是依葫芦画瓢,亲戚家倒有一秘方,除却早上搬出见得晨阳以外,便是用猪肉汁和泥蒸熟,雨天时置于泥根边。如此料理,叶肥花硕,葱绿繁茂。或用黄豆浸水发酵,至臭,浇于花土中,上浇一层薄土,不仅是兰花,便是其他花草,亦根深叶茂。

琼瑛听得连连点头,也说了自己养花的几个决窍,待方及兰花叶病来,头痛地问文箐怎生料理兰花生虱一事。

文箐也是从沈颛那儿学得些皮毛,此时,硬着头皮道:“我也只是听说,倒也不曾见过花虱。道是只需取些菜油,用水调和匀,煎沸扬汤数次,于烈日中曝晒,灌入花壶,洒于兰花叶面上,花虱便尽落,复葱绿一片。”

文筜快嘴快舌地道:“这些再好,皆不及我四姐房中的那盆。春节初二那一日,那花方才开得一朵,整个厅中|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一日香气不尽的,说淡不淡,说浓不浓,我四叔赞不绝口。只家中,现下哪盆花皆不及。便是伯祖母寿辰那日,可昬花早开过了,没摆出来,要不然……”

文箐想拦她都没拦住她献宝。琼瑛听了免不得便看向文箐,却是不好意思开口说要赏一下。文箐心下懊恼,暗恨文筜太多嘴,只得让小玉与雨涵去自家屋里搬过来。

那可是沈颛送她的第一件礼,如今却公之于众。没人争时不觉得,一待这花也被人围观,心中难免又不舍起来。

琼瑛见得这花,果然赞叹不已,又听得文筜说甚么花开时,花色乃为绿中藏白,白里含绿,不同于其他花色,或黄或白,色彩单一,只此花却是淡雅出尘,脱俗去丽,又有“绿玉”之名。琼瑛听得,恨不能早两月到得周家,一赏此花。便问道:“既是如此不俗,可曾画下来过?”

画?文箐一愣,想到沈周倒是画过一张,自己还真是没画过。要是前世,定是拍下数张来保存留念。可又一想,这花是自己,年年可赏得。

文箮也道:“花就是四妹屋里,要见便是日日一睁眼便能瞧见的,倒不曾画下来。”

琼瑛大道可惜,无缘见得,却对文箮之言道是不尽然。“兰花又非与人寿命同齐,花开几载,香消玉殒,其迹再无。”她小小年纪,生于官宦家中,恩宠不断,却是如此感叹,真正是聪慧绝伦。

她这番感叹完,恋恋不舍地直了腰,道:“此花殊色,怕是只此一盆。没想到吴中也有此养花能手。”

文筜还要多言,只被文箐暗中拉住。

蕙儿喜诗书,对于画的兴致少一些。闻听得周家竟有个藏书楼,内中有近万册书,便十分在意起来。对于这些,周家人倒也恭认不讳,蕙儿便心向之。周珑见文筼文箐陪着琼瑛,自己不得不陪同,忙让小月去与大少爷文筵说,有女客至,且尽速回避。

只是,那日却是周叙为文筵请先生,考察先生才能,却是在那书楼旁边的大书房中进行。小月说老太爷在,她不敢前去。只好找了文笴,他那厢与守信带了兄弟,自去外院了。

周家藏书楼一下为周同所珍惜,却不为他人所知。如今蕙儿一进入,见得周侧皆书架,书上满是书册。经史子集,旁门杂学,不一而足。每见得一本书,必会心里寻思着:这书我家有;我书我家并无,这书竟是孤本……

一个书痴,见得这般多书,自是迈不开步来,恨不得便成日里坐于其中,读个够。尤其是见到孤本,不免有些失态。“你家这些孤本,为何也同这些书放置一起?”

周珑道:“约略都是一类吧,且放一起,也好搜寻。”

蕙儿却道:“只孤本一册,胜过旁边数十卷册。若是另立别架……”

周珑笑道:“如此一来,只怕也引贼……”又笑自己多虑了,道,“这书楼,如今也只家中诸人才进得来。”

蕙儿一愣,不免有些窘迫地道:“那……”她方欲转身走,周珑却拉着她道:“不过同你说个笑话罢了。四哥要开书院,这书楼不日就要迎来不少外人,如今难得清静呢。”

蕙儿遗憾地道:“可惜我家不在吴地,今日见得这诸多藏书,唉……”想借书亦不可能。

周珑见她真个书虫一个,便劝慰道:“赵小姐不是在苏州要呆些时日么?只管拿些书去瞧。待看完了,再来取便是了。”

蕙儿眨了一下眼,带着期望道:“只是如此一来,便是叨成了贵宅。”

周珑笑道:“恭迎赵小姐大驾光临,欢迎之至。”

二人这边说笑着,却听得楼下大书房却也传来一阵清越激辩声。屏息而听——

“男女无自相婚姻之礼,所以厚别而重廉耻之防也。女子在室,惟其父母为之许聘,而己无所与。六礼既备,婿亲迎授绥,母送之门,共牢合卺,而后为夫妇。茍一礼不备而往,则为奔。女未嫁而为人死且守,是不待六礼,不待父母之命而奔者,非礼也。古者婿有三年之丧,则使媒致命女氏者,不得嗣为兄弟。女未庙见而死,则归葬于女子氏之党,示未成妇也。未成妇,则不系于夫也。不系于夫,而可以身死且不改适哉”

最后一段为《嫁说》,选自明代冯时可编撰的《雨航杂录》。挺有意思的一段。翻前人笔记,常发现有好多在当时说来真正是标新立异、振耳发聩之言论。这里特引用,以飨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烈虎军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