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棋盘街后的后军都督府是临时的枢密院办公地点。新枢密院大楼正在京西修建。地理位置紧挨着“夏宫”。

所谓“夏宫”就是京师大学往西、往北的一大片区域,这里早被张昭以国泰商行的名义圈下来。且修建的皇家园林工程已经在动工。京中的人力搞的很紧张。

周边大量的人口因此而涌进京师之中。据初略的估算,至弘治十七年六月,京师人口可能达到400万。

配套的户籍改革制度正在推动之中。这是户部的权限。随着京城东板块的崛起,纺织厂的出现,筒子楼等等,都喻示一个全新的阶层正在诞生:工人阶级。

在紧抓户籍改革、盐务公司、税务司、一条鞭法、废除人头税等事务之后,户部尚书侣钟在报纸上已经有“计相”的称号。这位老财务的事业正焕发出第|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二春。

不仅仅是京师大学的“经济学系”在鼓吹专业的财务人物干专业的事,报纸上也在潜移默化、长年累月的报道。

换言之,户部尚书正在逐步的变成一个技术官职。而非什么人都能升迁此官。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自然还是因为有历史传承。

汉张苍善算,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谓之计相。

唐朝时的第五琦、刘晏都是官任户部侍郎,管理度支、铸钱和盐铁等事务,这就是执掌国家财政大权。

两宋时的三司使,别称就是“计相”。

大明朝的官员们都有一个“毛病”,好像什么事情都能插嘴说两句。譬如吏部侍郎王鏊会上书言边事。御史们更是怼天怼地怼皇帝,牛逼的不行。号称“言路通畅”。

但是自报业兴起,弘治十五年《大明会典》修撰成功之后,借此机会,张昭建议弘治皇帝令各部门修订各自的部门条例,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

至今,京师百官、六部衙门之间算是逐步的在划分出各自的界限。各管各的一块。

张昭和刘大夏数次激烈的交锋,以及枢密院“收兵权”,更是令大明中枢、京师百官、天下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才去做。

现在不是读了四书五经,就是自诩“通才”的年代了。

张昭得到鞑靼小王子派遣“使团”意欲求和的消息,上午时就抵达后军都督府,主持召开“军事会议”。

枢密副使英国公张懋、枢密主薄林文宁、枢密佥事成国公朱辅、定西候蒋骥参会。

会议室中,椭圆形的会议桌边,掌握着大明军事力量的枢密们分别而坐。

在京中的“卫指挥”这个军衔以上的将官列席。

京营除外。

目前,大明京中的军事力量分别是:皇宫禁卫,御马监,新军营,十二团营,京营。

在张昭变革之前的军事力量中,卫所已经全部废除,只保留了锦衣卫、旗手卫、府军前卫等卫所称号。这基本不存在世袭,全部靠招募、选拔。

锦衣卫除开密探之外,还有大汉将军这个编制,就是仪仗队。与旗手卫、府军前卫统一编为“皇宫禁卫”,共计8300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