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卖种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第八十七章

房间很窄,除了床,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木头箱子,连把凳子都没有。其余需要什么东西得自己单独置办。

这个房间或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非常简陋,可对于走投无路的一家三口,那真是再好不过。

小姑娘摸着水泥墙面,双眼放光:“阿爹阿娘,墙是好的,没有口子。”

夫妻俩心酸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他们住的屋子是最差的,经过雪灾,墙面早就开裂,拿泥糊了又糊。

“我喜欢这里。”小姑娘开心地跳了下,“唐大人真好,还给咱们房子住。”

”是啊,没有大人咱们要留宿街头了。”妇人擦了擦眼角。

男人拍了拍她,道:“我会努力干活,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

妇人又哭又笑,用力点头。

*****

“大人,京城那边来人了。”

“嗯?又来人了?”唐文风从满桌图纸里抬起头,“煤矿那边的不是早就到了吗?”

常文:“说是去三河县赴任的新知县。”

唐文风手里的炭笔一顿,他都快忘了三河县的知县被自己送到京城去了。

啧,这效率也太不行了,都多久了,才派新的知县过来。

将炭笔放下,唐文风拍拍手起身往书房外走:“走,瞧瞧来的是谁。”

穿过回廊,唐文风迈进大厅,一抬眼就看见了某个装腔作势的家伙。

“怎么是你?!”

看唐文风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丛戎哼了哼:“大惊小怪。”

唐文风嘴角抽了抽:“所以你到底为什么来这儿?”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俩算是死对头吧。

丛戎白他一眼:“这边缺个知县,我正好一直在吏部等待放任,所以就过来了。”

唐文风指着自己的脸:“你看我像这么好糊弄的?”当他是傻子啊。

丛戎撇过头去:“你废话怎么那么多。”他掏出上任文书,“赶快确认,确认完我好去三河县。”

几年不见,越来越神经了。

唐文风一边腹诽,一边拿起文书打开看了眼,上头盖了皇帝的玺,还有吏部的印。

确认无误后,他将文书还回去,一脸嫌弃挥手:“赶紧滚吧。”

丛戎气的磨牙。不就比他大几级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倒要看看这宁州在唐文风这个混蛋的治理下变成了什么样!

可惜,丛戎注定看不了唐文风的笑话了。

一路往三河县去,只要提起唐文风,百姓们都是夸的。夸的心甘情愿,夸的死心塌地......呸,去他的死心塌地。

丛戎一张脸黢黑。他万万想不到,唐文风这小子还真干出了一番名堂。

那他费老大的劲儿过来准备看笑话,岂不是看不成了?

啧,早知道就不走关系过来了。

看着路边破旧的房屋,丛戎开始后悔了。

上任最少三年才能递折子申请调动,他岂不是要在唐文风手底下呆三年?!

光是想一想,丛戎都有一种想昏过去的冲动。

完全不知道丛戎还没走到三河县,肠子就快悔青了。瞬间将他抛之脑后的唐文风扔掉炭笔,一溜烟儿跑去了工坊。

低头看着因为自己而被迫学会十八般武艺的鲁疯子,唐文风再一次提出要求:“我想做铅笔。”

“啥玩意儿?什么笔?”鲁疯子疑惑。

“铅笔。”唐文风道:“就用木头包裹住一根石墨芯子,然后用来写字的。”

鲁疯子听得一头雾水:“木头包裹住石墨芯子?”石墨他知道,就是女人们用来描眉的石黛嘛。但是木头和石墨加一块儿,他怎么就听不明白了。

唐文风想了想:“就两块木头板子中间挖一条放铅笔芯的凹槽,然后将两块木头板子粘在一起,再弄成毛笔大小的。用的时候拿刀把木头削了就行。”

听他说的简单,鲁疯子道:“确定是这么做的?”

唐文风微笑:“不确定。”

鲁疯子:“......你可以滚了。”

唐文风滚了。

滚到门外又滚回来:“早点弄出来啊,画图好用。”

鲁疯子抓起手边的木块砸他。

唐文风连忙溜了。

*****

日头当空。

戴着草帽的工人弯腰在地里收割水稻。

唐文风站在田坎上,捏着一根穗子瞧了瞧,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今年育苗用的是经过两次杂交后的种子,结的穗子看起来好像是比最初的要大些。

“让人单独装一亩地的稻子放到旁边,脱粒晒干后称一称,看看亩产多少。”

常文应了声,快步跑去通知了。

因为他发了话,下头晒粮的便先紧着这一亩地的稻子。晒干后装在箩筐里抬到了府衙门口的广场上。

唐文风下巴抬了下:“称。”

两名官差将扁担穿过秤杆上的绳子,将秤勾勾在箩筐绳子上,喊着一二三起。

负责称重的另一名飞快拨动秤砣,目不转睛盯着刻度。

第一箩筐称完,又接着称第二箩筐。

官差在心里加了加第一箩筐的重量,眼睛渐渐睁大:“二......二百八十三斤!”

“多少?!”

周围的人纷纷震惊。

官差提高嗓门儿:“亩产二百八十三斤!”

嚯,聚集在广场的人瞬间炸了锅。

要知道他们这边的水稻产量一直不高。其他府城亩产|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可能二百四五,他们这儿只有二百出头。

可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一亩地竟然得了二百八十三斤!

唐文风没理闹哄哄的百姓,对常文道:“除去试验田的稻子全部称重,称完后算亩产。”

常文激动:“是!”

他们这些官差可是一直知道大人在研究品质更优良的稻种的,如今亩产二百八十多斤,看大人的表情还不是太满意,或许以后还能有更好的稻种。

那他是不是可以做做梦,以后亩产三百斤,或是三百多斤呢?

光是想一想就激动不已。

不知道到时候真的研究出来,他们这些官差能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们完全不介意大人拿他们家的田地做实验。

这么多稻子,花了好几天才全部统计完。

称完之后算出来的亩产是二百七十九斤。

离唐文风的目标还很远,但足以震惊全城百姓。

好些脑子活的,已经找关系,悄悄询问下头的官差能不能得一批稻种。

官差们可不敢擅作主张,将此事告知了唐文风。

唐文风想了想,还是没有把稻种分下去。

他不确定这些只经过两次杂交的稻种遗传稳不稳定,万一明年的收成还比不上一开始的稻种,那他岂不是成了罪人。

不过稻种不能发下去,但玉米种子和棉花种子可以。

这天,府衙门口,赵齐拎着面锣用力敲了敲。

等到聚集而来的百姓足够多后,他才清了清嗓子,道:“大家伙儿知道,咱们唐大人一直致力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所以一直在研究稻种。”

“哎呀,官差老爷,您有话直说,咱们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唐大人为咱们做的,咱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对对,您有话直说,我们都记着唐大人的好。”

赵齐打了一晚上的腹稿就这么胎死腹中。

他很是无奈,又有些高兴,毕竟谁也不喜欢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

“稻种呢,大人说了,怕遗传不稳定,别问我遗传不稳定啥意思,我也说不明白。所以就先不出售稻种。但是玉米和棉花可以出售。玉米种子一斤三十文,棉花种子一文钱五粒。棉花种出来后,咱们衙门收,有多少收多少。”

“哎哟,这棉花种子咋恁贵!金子做的不成?”

“只收棉花吗?玉米不收?”

赵齐笑道:“玉米种出来后,到时候你们怕是自个儿吃都不够,还卖呢。”

围观的百姓跟着笑了。

赵齐招手。

常文常武抱着一床棉被出来,展开给百姓们看。

有胆子大的,将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伸出手去捏了一把。这一捏,顿时惊叫一声。

“咋这么软?!”

其余人听了,纷纷上手。

好在唐文风有先见之明,让他们提前在棉絮外面套了被套。这会儿被套上层层叠叠的手指头印子。

等常文常武兄弟俩走了一圈,赵齐才接着说:“这就是棉花做的被子。有了它,咱们冬天就好过不少。”

“这就是棉花做的?!”

“摸着太舒服了。”

“舒服?怎么个舒服法儿?”外头的挤不进来,着急地问。

“特别软和,摸着......反正就是特别好!”

等到百姓们叽叽喳喳交流完了,赵齐才又敲了敲锣:“要买种子的,到隔壁登记。”

府衙旁边的屋子开了门,师爷捋着胡子坐在那儿。

在他身后,放着几筐种子,旁边站着官差看守。

许多百姓有些踌躇不定,但有一些对唐文风深信不疑。

特别是官差的家人们。

他们早就听说了棉花的好处。尤其是今年抽签得到棉被拿回家的那些官差的家人。

他们二话不说就掏钱买了棉花种子,还有玉米种子。

有了带头的,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开始掏钱买。

赵齐扯着嗓子在旁边说:“玉米嫩的时候可以煮来吃,烤来吃,炖汤......老了后,打成粉能做窝头,饼子......”

听见他的话,其余人也待不住了。纷纷掏钱买了些。

他们买的不多,想着今年先试试,如果收成好,明年就能自己留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