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连中三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永年帝和刘宗仁聊的欢快,王欢和庆王坐在一旁沉着脸是一言不发。

永年帝见状,看向王欢:“王相,你看好哪位?”

王欢嘴角微微一抽,拜道:“陛下,微臣倒是没有什么心仪之人。若是陛下要问,微臣倒是希望本家子侄能获金科状元。”

永年帝眼角连连抽插,心想王欢倒是一点不见外,比朕还不见外了。

王欢见永年帝不接话,陪笑道:“微臣也就这么一说,既然是考试,自然要公平公正。众考生都是大梁最顶尖的人才,状元花落谁家,还得看最终结果。”

永年帝点了点头:“王相所言极是。”

“陛下,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今科又取了如此之多的才俊,正是他们为国效力之时。臣觉得,应该对这些人委以重任。”王欢说道。

永年帝微微一怔:“王相觉得怎样委以重任?”

王欢拜道:“陛下,往年取才,都得留京三年!如今各地民心浮动,以微臣看,倒不如直接让他们去地方上任职。一来可让他们很快适应官场,二来也可看看这些人的能力。若是有能力,再调回京城委以重任。”

刘宗仁闻言,当下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如今朝堂之上,多有空缺。正是让这群新晋进士补缺时,一来可以让这些人更快熟悉政务,二来也可让他们尽早参与政务。”

话音刚落,永年帝直接说道:“此事无需争议!一切按照历年来的办法。地方上要人才,朝堂上也要人才。留京固然好,派往地方造福百姓,也未尝不好。”

“陛下?”

刘宗仁还想挣扎一下,要知道留京和调任地方,有着云泥之别。

出去的人,再想调回京城任职,困难重重。很多有治国之才的被调往地方,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留京则完全不同,不出几年就能参与朝政。只要能力突出,就能得到天子赏识。

在地方上做的再好,也不会有人知道。如果京城没有人捞,一辈子都只会被排挤打压。

刘宗仁自然想让更多寒门学子留京,这样旧贵的势力就会增强。

“好了,朕心中自有安排,你不必多言。”

永年帝一摆手,对王欢说道:“关于这些进士去处,就由你与吏部酌情考虑。”

“微臣遵旨!”

王欢嘴角微微上扬,还不忘挑衅的看了一眼刘宗仁。

他本以为这次关于进士去向,永年帝会亲自安排。没想到永年帝,又把这个权利交给他了。

对于这群寒门进士去处,王欢可早就想好了。那里比较偏僻,就把这群人往那发配。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永年帝故意为之。他已决心铲除门阀之害,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新晋的寒门进士去地方上施政。

门阀之害不只单单在京城,而是在全国各地。各地氏族豪绅,欺压百姓,侵占土地,搞的民怨沸腾。

而这群新晋进士就是急先锋,先让他们去地方上对付这群氏族豪绅,追缴历年来的税收,还百姓一个清明。

只要地方上局面打开,才会有更多支持新政。也会得到更多百姓支持,才能在全国推行。

再者,有永年帝坐镇京城为他们撑腰,王欢等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其次,也是为了保全这些进士。留在京城,虽然有利于他们的前途。但京城充满危机,一旦发生变故,只怕这些人难逃旧贵清洗。

彻底消除门阀之害,也绝非一朝一夕。

刘宗仁不知永年帝心中所想,他还想再争取一下。梁浩宇冲他使了个眼色,他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刘宗仁也是聪明人,自然也想到这可能是永年帝故意安排的。

“陛下,众考生都已经考完了。”

永年帝微微颔首:“嗯,将所有卷子呈上来。”

“是。”

随后三十份试卷被一一呈上。

永年帝拿起一张试卷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不错,你们也都替朕看看。”

“遵旨!”

刘宗仁和王欢也各自拿一张试卷看了起来。

永年帝看到杨毅的试卷后,不由称赞道:“不愧是今科会元,文章华丽而不失其精髓。两位,也都看看。”

“我看看。”

刘宗仁接过试卷看了一遍,说道:“此子文笔精湛,语句清晰而易懂。简洁之中,又不失其华丽。微臣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的文章了,会元实至名归啊!”

“王相也看看?”

王欢眼角一抽:“好,好。”

王欢也算个文化人,也不得不承认杨毅的确有才华。

“王相,文章如何啊?”

“好文章,好文章。”

王欢有心说不好,也不想驳了永年帝的面子,只能心不由衷。

永年帝又拿起王文忠的试卷,称赞道:“朕实在是没想到,文忠也是才华横溢。虽说此文章比起杨毅的文章逊色一点,但比起其它文章,略胜一筹。”

王欢闻言,笑道:“文忠自幼就聪明爱学。这些年,一直在埋头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为陛下为大梁效忠。”

永年帝点了点头:“嗯,不错。这孩子有这心思,朕很是欣慰。金科榜眼,就他了!”

王欢嘴角一抽,拜道:“微臣替文忠谢陛下隆恩。”

永年帝笑道:“你这个做叔叔的,日后可要好好的培养他,让他做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微臣遵旨!”

永年帝又拿起范同书的文章,说道:“范同书的文章也不错,不愧是北方乡试解元。朕看,这探花非他莫属。”

到了这里,殿试三名已经基本定下了。虽然永年帝留着状元还没钦定,但其意思已经明显了。

永年帝看向两位相爷,问道:“两位觉得金科状元,谁最为合适?”

刘宗仁接话道:“陛下,臣认为杨毅最合适。”

“嗯,王相呢?”

王欢拜道:“陛下慧眼识珠,微臣遵从陛下之意。”

永年帝点了点头:“拿笔来。”

随行太监奉上御笔。

永年帝提笔钦定:“金科状元,杨毅。榜眼,王文忠。探花,范同书。”

“即刻开榜,布告天下。”

“遵旨!”

自此,本朝第三次科举落下帷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