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第663章 顾一臣的老辣

京城,

北城居坊,

临街大道的一处深宅大院,乃是顾一臣顾阁老的府邸,依然是门外喧闹,门内安静无比,仿若两个世界。

今日,

阁老顾一臣起了大早,喝了口水之后,迈步去了书房,饭食还未进,原来是在清晨的时候,通政司的左参议方永,天还没亮,就跑到了府上,把内务府那边,呈上的清单账目递了过来,

“阁老,在下来的有些急,但是不敢耽搁,这是内务府那边递上内阁的折子,说是安湖大营调拨的饷银和粮草,还有辎重兵甲武备的补充,另外,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已经上书,要朝廷再准备六个月的饷银和粮草,以备大军备用,他还在折子里交代,士兵需要抚恤的银子,也要备好。”

通政司的左参议方永说完,还把两个折子放在桌子上,毕竟顾阁老身为户部尚书,京营的饷银,都是户部补发的,这些事都需要他管着,

昨日在内阁,卢阁老值守内阁的时候,就把这两个折子挑出来,勾了红,让自己今日一大早就给顾阁老送过来,并嘱咐自己要快,也不知为何。

顾一臣并未接话,伸手把折子拿在手上,翻开王子腾上书的折子,里面所述,皆是汇报需要的饷银,粮草,辎重药材,甚至是抚恤的银子都要了一遍,而且需要六個月的,十几万大军花费巨大,这些银子可还没有着落,他王子腾未免狮子大开口,异想天开了吧,难不成打算赖在京南不回来吗。

顾一臣皱了皱眉头,前些日子,自己借口户部查账,把大军开拔所需的银子,推给了内务府,戴权虽然不情愿,可是陛下嗯准的。

政通司左参议方永,可不敢过问必中的事,闻言不由得苦笑一声,回道;

“这?阁老说的是有道理,内里的事,下官也不知啊。”

太平教那些逆贼叛乱,打下京南那么多州县,时间也没要那么久,难不成,朝廷的大军,还比不上那些逆贼?”

“是,阁老,下官告辞。”

“折子,老夫看过了,内务府那边,先不必理会,无非是垫付了三个月的饷银和粮草,记上就行,

刚起了念头,

心中一惊,

吓得方永赶紧低下头,把心中的念想直接按下去,这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参议能够想的,或许左丞李大人能知道里面实情,毕竟是首辅大人之子,

“是啊,太想当然了,你先回去吧。”

“回阁老,这些下官就不知道了,王节度说是要稳扎稳打,确保朝廷能彻底镇压逆贼,争取减少伤亡,所以不能贪功冒进,方有此策略,还说时间上已经很紧张了。”

左参议方永一抱拳,回道;

“回阁老的话,卢阁老并未说什么,只是说把折子给您送过来,不过倒是提了一句,说武勋那边,太过想当然了,其他的,下官就不知了。”

“哼,不知,还是装作不知,此事,老夫知道了,定然会去宫里,和陛下汇报的,对了,昨日,卢文山那个老货,可有说的?”

顾一臣心中忽然有了疑心,是不是勋贵那边有了想法,想借此机会独揽功劳,拖得越久,功劳就是越多。

前些日子,京城抄家的事,就是因为此事引起的,三个月的饷银粮草,也亏内务府的人,豁出去脸面去外面搜刮银子。

顾一臣本想打发了方永回去,忽然改了口风,想探一探卢文山的意思,此事,吏部不应该作壁上观。

左参议方永也是苦着脸,这哪里能说清,不过阁老说的不无道理,那些逆贼都能短时间内,占了那么大的地方,怎么换成朝廷大军,反而需要那么久,不会是武勋那边想要,

&nbs|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p; 方永得了信,如蒙大赦,赶紧一抱拳,告辞离去,深怕阁老再把自己留下,快步走到房门处,打开房门着急跑了出去,脚下一滑差点摔倒,狼狈的样子,让守在门外的老管家一脸的诧异。

想那太平教逆贼,从乱起来四处起兵,到如今也没有几个月,就能接连占了京南大片地方,朝廷南下大军,兵甲齐全,粮草充沛,照理说,三个月时间也够了,

放下手中的折子,瞟了一眼桌子上,另一个内务府的折子,倒是看也没看,欠账的,和要账的,如何能一个待遇,总归是要闹到皇上那,这三个月用的银子,顾一臣根本就没打算还,户部的烂账那么多,亏空能补一点是一点。

书房内,

顾一臣脸色波澜不惊,左参议告辞后,屋内仿佛像是没人一般,顿时,书房内安静的可怕。

“真是笑话,知道的说他沉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贪生怕死,什么狗屁策略,再稳扎稳打,也不至于需要那么久时间,

至于王子腾那边,老夫实在没看明白,还要继续调拨六个月的物资,加上内务府的三个月,算下来,就有九个月之久,到时候,他要是再算上三个月,一年也就下来了,他王子腾还想赖在京南不回来了不成!”

生硬的话音响起,顾一臣也是忍着怒意,朝廷各部官员,一个个全部张着嘴,不管什么,都争相问户部要银子,尤其是各部堂写的预算,一个比一个离谱。

此时的府外,

沈中新的车驾才匆匆赶来,一架破旧的骡子车,用的还是处处破洞的棚顶,整个京城,朝廷重臣里面,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沈大人用的不是马车,而是骡子车,

但是沈中新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不知从何时,特意从市坊买了一副蓑衣,挂在车后,每每上朝的时候,更是让朝官议论纷纷。

到了恩师府邸门前,

刚下了车架,

就看见府邸另一侧,也有马车离开,看样子也是刚刚离去,沈中新留了意,快步走了几步,抓着门房管事就问道;

“刚刚,可是阁老的车架?”

管事突然被人拉住,吓了一跳,回头一看,竟然是沈大人,回了神答道;

“原来是沈大人,我家老爷在书房,并未出去。”

“并未出去?那刚刚离去的是何人?”

沈中新有些疑惑,既然不是老师出去,那么早的时间,谁会来呢,

“回沈大人,刚刚离去的,是通政司左参议方大人,说是有要事见我家老爷。”

管事被拽的身子歪了歪,不得已回道,

“是方永,他来干什么,”

念叨了一句,就把管事放开,也不说话,直接抬脚迈进了府邸侧门,疾步往书房而去,

留下还在那发愣的门房管事,也不知今天怎么了,一个个那么早登门,到是少见,看着身边还在发愣的小厮,

立刻呵斥道;

“看什么看,都打扫干净了?还不快扫。”

一声大喝,周围小厮都是吓得低下了头,而后赶紧做着手中的活计,都知道管事心情不好,今天恐怕难了,怕回来要是做不好,就会挨板子了。

府宅后院,

书房门前,

沈中新到了地,整理下袍服,伸手敲了门,

“噔,噔,噔!”

“谁啊!”

书房里,

还在思索的阁老顾一臣,听到敲门声,皱眉道,又是何人来此。

“老师,是学生沈中心,有要事请教老师。”

沈中新拿着卷宗,立在外面,恭敬地回了一声。

“是子钰来了,快请进。”

顾一臣一听是沈中新来了,眉头一松,赶紧把人叫了进来。

沈中新倒也不含糊,推门而入,进了书房,就转身把门关上,

绕过屏风,

入了内堂,

只见老师顾一臣安静的坐在书案之后,手上还拿着一封奏折,不断地摸索着,也不知何事让老师烦心。

“老师,学生多有打扰,还请老师见谅。”

“来,坐着说,你来此可是为了京仓那边的事,崔德海的案子可了结了。”

顾一臣看了一眼沈中新手上的卷宗,不难猜出沈子钰是从诏狱来的,既然如此,崔德海的案子算是完事了,京仓的存粮,如今也给补齐,倒也没有把柄落下,

“回老师,崔德海认罪,倒也按约定签字画押,算是了结了,可是学生按照老师吩咐,和洛云侯一起过去结案,出了点意外,”

沈中新起身,把卷宗放在桌上子上,而后把视线看向那两道折子。

“什么意外,难不成洛云侯不准你结案?”

顾一臣盯着沈中新,有些不解的问道。

“老师,那倒不是,是崔德海一番言论,说我等皆是衣冠禽兽,他倒也认罪,而且签字画押结了案子,就是最后临走的时候,洛云侯出言保他性命,至于目的,学生没有探明其意思。”

沈中新想了一路,崔德海本人和洛云侯以往,好似没有联系,为何会出言保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哦,洛云侯竟然想保他,有意思。”

顾一臣眯着眼,露出了思索之意,洛云侯此人甚是精明,不可能无故放矢,定然有其深意,崔德海,京仓令,难不成还想在官仓上询一些事情,不过也不对啊,

想着的时候,手指尖无意碰触了那两道奏折,会不会因为如此,

“子钰,这两封奏折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和内务府呈给内阁的折子,无非就是要银子和粮草了,

内务府这边,已然拨付了三个月的饷银粮草,王子腾开拔在即,临走的时候,又上书,还要再备上六个月的物资饷银,供大军所需要,老夫有些烦闷,才待在书房,”

“什么,还需六个月的饷银粮草,加起来都有九个月之巨了,这哪是打仗,生吃银子呢,户部虽有储备,但是陛下锁死了户部进出的银子,靠着勋贵朝臣收上来的欠款,才磨平了户部历来欠下的陈年旧账,如今靠着这点家当,还要积极储备物资,陛下想来是在秋收过后,在北地用兵,如果京南之乱,还不能平,朝廷如何能支撑两场战事,这岂不是天方夜谭吗。”

沈中新翻开手中的奏折,简直不可思议,按理说,作为京营节度使的王子腾,他不可能不知道陛下的打算,

晋北关早就破败不堪,年后的边军,在东胡人且提侯率领的大军下,攻城突然,死伤那么多人,兵备已然不足,虽有精锐,可是战兵奇缺,陛下想要真的在北地决战,只能从关内调兵,

而这些兵,显然以见,京营留守的大军,就是为北地备着的,而领军之人,就是留在京城含元殿的主考官洛云侯,到那时,北地和京城数十万精锐兵马齐出,乃是国运之战,如何不凶险,此事,他沈中新也是从内阁,和陛下来往书信中,下的调令安排,推测出来的,不知老师知不知道,

“哈哈,不愧是老夫的学生,竟然连陛下之后的考量也能察觉,你说的对也不对,北地的事,还要另行商议,陛下虽有打算,而且提前了五个月准备,但是不一定非要打,且提侯要是没扣边,这仗就打不起来,真的要出兵,陛下定然会和内阁六部商议,南北都要开战,那时候,朝廷就难了,”

顾一臣虽然故作轻松,可心中明白,子钰的话显然是挑明朝廷,他们这些老臣不愿意见到的,压制武勋是一方面,另一个就是,万一败了,天下震动,危及根本啊。

沈中新倒是没有考虑这些,而是紧接着说道;

“老师,如果北地东胡人在骚扰边关,为何不调集北方各郡兵马驰援,死守晋北雄关,熬过一年,照旧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但是,老夫心中也有担忧,记得兵部尚书赵老头分析过,且提侯年后的时候,来个虎头蛇尾的攻城,

并且近日,在关外的斥候察觉,且提侯最精锐的鹰师全部兵马,竟然留在关外,四处探查,不知在做些什么,”

顾一臣在内阁,显然能接触到更多的机密,晋北关的奏报,几乎七天来一次,这可是历年来都没有的,兵部尚书下令,让所有援军就地留守,以防不测,

沈中新快速在脑海中思索了一番,大武疆域承袭前朝,北地靠着洛云山脉,有四座雄关,第一关就是晋北关,破了此关,可沿着晋北郡,直接深入中原腹地,直奔京城,所以,历来是朝廷重兵守卫的关隘,

往东,都是蜿蜒的山脉丘陵,无落脚之处,只有到海边的落月关,方可入内。

可是如今关外乃是洛云侯的封地,想要破此关难如登天,那就只能往西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右贤王且提侯,始终没有放弃,晋北关往东太远,而且延伸到关外不切实际,那只有往西,往西依次是云中郡的北雁关,还有北原郡的永胜关,再往西,只能绕过山脉,从鲜卑地盘而过,走云河走廊,入凉州西王宫家,学生想来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朝廷还是要紧守北地三关为上,不可鲁莽出关。”

沈中新详细的,把北地边关的情形诉说了一遍,他自己任职户部侍郎两年内,每年户部的拨款,边军那边都是如实拨付,至于以往的事,沈中新只能摇了摇头,那不是他和老师的过错,尤其是今岁年后,户部还特意多拨了一些饷银和物资过去,就是让北地能安稳一些。

“这件事,户部,尤其是你要留意,内阁这边,老夫也盯着,北地的战事,内阁那边会商议的,户部这边,还是需要你按部就班的存储粮食等紧要的物资,万不可疏忽,”

“是,老师,学生明白。”

师徒二人,沉着脸,在书房里讨论了一番近期朝廷上的事,计划没有变化快,各种纷杂之事,不断频出,也不知谁在其中受益,

忽然,沈中新藏在心中的疑问,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就是关于恩科的事,

“老师,学生还有一事不明,请老师解惑,?”

“嗯?你说,”

顾一臣伸出手,示意其坐下,沈中新撩了一下袍服,坦然而坐,说道;

“老师,恩科的事,想必老师知道,洛云侯再怎么说都是勋贵,如今当了主考官,为何南大学士不阻拦,甚至于内阁那边,也无人出言阻止。”

这始终是沈中心不理解的地方,难道都在相互观望不成。

顾一臣看着眼前的学生,摇了摇头,还是眼皮子浅薄,

“伱啊,只看到了表象,今岁恩科的人数,就是乡试这一关,你知道有多少人报考吗,整整过了四千人,就是含元殿分场,都有一千余人,而且,南大人只给了洛云侯一个副审的官员,其他的,包括巡考的官员是一个没给,

另一个,就是文官这边,想要借此恩科的事,拖住洛云侯,宁国府贾珍那边,想来大军南下之后,陛下也该有了决断,只要贾珍被夺了爵位,虽然不能伤其根本,但是压制武勋的气势,文官这边都是有了先例,这才是最主要的。”

顾一臣眼神精光一闪,要的不是真的夺了爵位,毕竟真的下手,勋贵人人自危,朝廷就压不下去了,只是治罪一人,虽然看似无关紧要,爵位不动,但也是一种紧箍咒,时刻警醒勋贵那些人!

“老师英明,学生惭愧.”

sdldwx/xs/45835900/130564545.ht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战北望
美漫杀手日常
流浪陨石
迷雾纪元
侵蚀游戏
明日未临
重生之美利坚反恐
万界最强共享系统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