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御史弹劾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咦?这是什么?”

这群士兵士兵中,一名小将忽然指着地上的一件东西,开口说道。

众人顺着目光望去,只见地面上躺着一块黑漆漆,巴掌大小的铁牌。铁牌通体黝黑,上面绘制着许多古怪的图案。

秦天见此,连忙将这枚铁牌捡起来道:

“此物或许能够帮我查探出幕后真凶!”

说完,目光中闪过一缕睿智的光芒。

随后两人一番交谈,那名校尉便带着身边的士兵离开了这里,而这里的情况,他早已派了名士兵去县衙报告。

很显然,他们虽然拥有着维护长安城内的治安和秩序的责任。

但实际上,除了涉及皇宫等极少数重地,普通百姓的治安问题根本无法插手。这些最终还是要移交给长安县的县衙负责。

秦天站立原地,手中捏着那枚漆黑的铁牌,最终叹了口气,将这枚铁牌收了起来。

因为,他已经从这枚铁牌上,猜到今晚这些刺杀自己的这些黑衣人是受谁的指使了。

虽然自己对他们的行为非常不满,甚至愤恨,但他却并没有在正面得罪过他们。为何这次他们对自己下手,还用这种方式?

秦天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你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无义了!”

秦天握着手中的铁牌,眸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晚风徐徐,秦天站在树林旁,望向了夜空中皎洁的月牙儿,喃喃自语道:

“看来,这长安城是越来越热闹了。”

………

翌日。

皇宫太极殿,早朝。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望着台下站着的的文武官员们,神色阴晴不定。

“陛下,臣有本奏!!!”

突然之间,一阵声音从下面传了出来,打破了殿上的宁静。

李世民抬起头来,就见魏征从人群中走出来。

“魏爱卿且说!”

李世民说道。

“启禀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昨夜有刺客潜伏在长安县对长平男秦天不利,意图行刺长平男。”

魏征躬身说道。

“哦?有此事?长平男现在可有受伤?”

李世民眼皮一跳,开口询问道。

“昨夜,幸得金吾卫右街使及时赶到,长平男得以被救了下来。”

魏征恭敬说道。

闻言,李世民的心中缓舒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隙,眼中寒光闪烁。

作为一个帝王,在自己多少眼皮下,尤其是长安城这种戒备森严的都城,居然还有刺客潜入进来,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脸色已经变得阴沉了起来。

于是,李世民把视线投向了下方的群臣道:

“长安令杨纂,何在?”

话落,只见从人群中走出一名身穿浅绯色官袍的男子,跪倒在了金銮殿上,低声道:

“微臣在!”

“朕记得你曾说过,长安县的防卫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怎么可能会会发生刺客呢?”

李世民沉声道,目光锐利,仿佛能够洞察人心。

“陛下恕罪!”

听到圣上的诘难,杨纂连忙磕头,颤声道。

“哼,恕你又如何?朕现在想知道究竟是哪里失职了?”

李世民淡淡道。

杨纂闻言,顿时脸色惨白。

他当然知道,皇帝这句话已经算是非常严厉的斥责了。

“微臣该死!请陛下惩罚微臣吧!”

杨纂匍匐在地上,颤抖道。

“陛下,微臣有本奏!”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哦?辅机何事与朕说?”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也怪不得长安令杨纂,毕竟昨夜之事,发生的太快了,杨大人未曾反应过来,才让刺客有可趁之机。微臣认为,目前最重要色是先将此事应该彻查!”

长孙无忌道。

“好!就依辅机之言!”

李世民颔首道。

然而,李世民的话音刚落,便有一道不和谐地声音响起:

“陛下,臣要弹劾长平县男秦天!”

闻言,李世民顺声望去,只见御史台的御史崔玄瑀从人群中迈步走出来,朗声道。

闻言,李世民顺声望去,只见御史台的御史崔玄瑀从人群中迈步走出来,朗声道。

“哦?”

李世民眉头微皱,他感觉崔玄瑀有些针对秦天,但是具体原因,他一时半刻还真不清楚。

“崔玄瑀,你为何要说长平男有罪?”

李世民问道。

闻言,崔玄瑀躬身道:

“启禀陛下,这秦天只是承蒙陛下福荫而获封的爵位,却未曾授予官职。众所周知这爵位并不能与官衔相提并论。

据微臣所知,这秦天昨夜被刺杀时以朝廷命官自居,以求自保,实属胆大妄为!!

微臣认为这是一种藐视律法,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的表现!!若是非官员的众人遇到危险,皆以行刺朝廷命官为由来求自保,此举乃为欺君罔上之罪,此风不可长也!”

说到这里,崔玄瑀铿锵有力地请求道:

“陛下,请您给予此人严厉处置,以儆效尤!”

“陛下,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随后,御史台的数名御史以及殿中御史皆纷纷开口,支持崔玄瑀的提议。

很显然,既然你不是官员,还以官员自称,那我们就治你的罪!

至于说你是什么身份?没关系,我管你什么身份?我就说你蔑视律法,欺君罔上,谁又敢反驳?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御史台众人的反应,脸上一脸平静,看不出喜怒。

不过,好在李世民最终才地对着众人解释道:

“其实,这长平男并未说错,朕确实是之前授予他官职,只是还没来得及让温爱卿诏令制封。”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人群瞬间安静下下来。

在唐朝三品以上官员是“册授”,五品以上官员是“制授”,六品以下官员是“敕授”。

具体来说,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给你颁发委任状,可想而知皇帝对你的重视,称“册授”;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下诏(制)书任命,称“制授”。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皇帝派太监宣旨时,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

“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而对于六品以下的官员,用的则是“敕授”,“敕”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你们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果然,台下的那些御史听了陛下的话后,皆安静了许多。

因为他们从刚才陛下的口中,已经知道了秦天对于陛下而言,还是极为看重的。唯一不知道的,就是陛下授予的是什么官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