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出兵北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雄英,这三个玻璃瓶姑姑要了,我出价十二两银子。”

一听这话,朱雄英看向那名说话的姑姑。

“还有没有人要加价的?没有的话,姑姑就买走了。”

朱雄英看向众人问了一句,见没有人说话,只好拿出三个玻璃瓶交给说话的姑姑。

“第三次拍卖了,最后一次了,以后我就不带来了,想要的话,在外面可是二十几两银子才能买到。”

最后一次拍卖了,朱雄英大声喊着,眼神时刻注意到这群叔叔姑姑们。

这时又一名姑姑开口问道:“雄英,我只有十两银子,能不能买?”

听了这话,朱雄英差点忍不住笑出了声,看来还是姑姑们有钱,这群叔叔一个比一个穷,身上一两银子都没有。

最后第三次拍卖,以十两银子成交了。

小心翼翼收起银子,朱雄英从怀里拿出一包辣条。

“各位叔叔,姑姑们没吃过吧,这个叫辣条可好吃了,这是我父王给我的,已经没多少了,今天你们有福了,大侄子给你们尝尝,明天多带点银子来,我还有十几包呢。”

要不是这个月零花钱用完了,朱雄英才舍不得把辣条拿出来卖。

在众位皇子公主吃了辣条之后,一个个像是吃到了美味,纷纷争抢着还要吃。

见众人还要,朱雄英急忙解释道:“没有了,我就带了一包,明天多带点银子,到时候来买。”

这时只见一名皇子抢过了辣条袋子,撕开了就用嘴舔了起来,那样子像是根本没有吃够。

“雄英,这辣条太好吃了,明天我多带点银子,到时候一定要多卖给我几包。”

“雄英啊,平时姑姑对你也不错,到时候给姑姑便宜一点。”

吃了辣条,众人永远忘不了这个味道,虽然很辣,但是吃了还想要吃。

对于朱雄英搞这些,不到一会儿便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此刻朱元璋和朱标还在批阅奏折,以前朱标只有几本奏折,现在好了,他和朱元璋两人,一人一大堆奏折。

“雄英这事你怎么看?”

朱标语气淡淡的开口道:“公平交易,你情我愿,咱们也管不着,小孩子家家没必要过多约束。”

在朱标看来,一定是朱雄英没钱了,才会想到用这个方法,不过不得不说这小子挺聪明的。

居然从他这里白嫖,然后高价卖出,以后也是个算计别人的好手。

“既然如此,那咱说好了,到时候事情闹大了,你可不许护着他!”

一听这话,朱标黑了脸色,一直以来,不都是朱元璋护着朱雄英吗,怎么现在变成了自己护着他了。

看到眼前的一堆奏折,朱标无奈摇了摇头,现在丞相没了,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皇帝亲自批阅。

朱标也没有建议朱元璋建立一个内阁,内阁制度虽然很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隐患,像历史上大明后期,虽然内阁能帮助皇帝更好处理政事,但是同样它会爆发党争。

其实也是正常的,历史上不管是明朝还是满清都有党争,只不过明朝的党争更加出名罢了。

所以朱标以后也会建立内阁,但是也会增加军机处,现在的大明还有很多很多的危害,藩王供养问题还没有处理,军田,太监不得参与政事等这些问题,都是危害大明以后的发展道路。

朱标可不想以后什么魏忠贤啥的搞出来了。

终于处理完了一堆奏折,朱标拿出打火机点燃一根小烟。

见朱标一脸很累的样子,朱元璋笑了笑道:“你以为当皇帝很容易吗?咱一年到头,天天都在愁着天下之事,咱希望大明百姓人人才吃饱饭,穿上衣。”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没好气反驳道:“你自己把丞相废了,这些事自然你自己来。”

“咱那是怕你,斗不过那帮权臣,咱的想法你也不会懂,等你以后登基了你就明白了。”

朱标闻言,只是莞尔一笑,看了看身边放着的AK,权臣不可能,奸臣更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皇帝,分不清清白,断不明是非曲直。

那样只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像一头耕地的牛。

朱标可不会那样,哪怕朱元璋真的在攻取安南之后,将皇位禅位给他,那他也会施行另外一套。

那时他将一步一步改变这个国家,与整个天下的地主,富商,勋贵,文人,士子为敌。

土地河流,山川树木,矿产等资源到时候全部收回国有。

这件事不是没人做过,只不过到最后他却被秀儿打爆了。

你知道莽村的莽怎么写吗?那个人姓王,名莽。

但是朱标不怕,谁敢反抗,那就团结天下所有的贫苦百姓,组建百姓卫兵,给他们背上骂名。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靠着地主士绅阶层来统治天下。

官员大多都是为一己私利罢了,这时朱标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氏。

后人都是说他是个顽固,不懂变通之人,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懂方孝孺,众人只知道他被灭了十族,但是他的思想觉悟,他的文化创意哪怕在后世几百年也是超前的。

为什么说方孝孺思想超前,因为他看出了藩王之患,看出了朱元璋在世之时许多的弊政,所以他想改变这一切,只不过最后没有成功。

他从小学习,他的父亲方克勤更是一名神童,曾经就任山东知府。

&nbs|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p;但是他做的这一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洪武时期朝廷重武轻文,所以方孝孺也想提升文官的地位,同时南方集团的文官建议取消北方学子的分榜,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北方学子支持朱棣造反。

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广召天下“明经老儒”来京,对已经七、八十岁的嘉兴人鲍恂、安吉人余诠、高邮人张长年都求贤若渴,希望他们留在文华殿辅导太子。

可是对于正当盛年的方孝孺,老朱却把他“礼遣还”,十年之后也就是洪武二十六,这时的方孝孺才进入朝廷。

但现在才是洪武十四年,马上就快要到年底了。

次日,徐达率领大军北伐,这次依然是朱标亲自去送别。

“魏国公,此战可胜乎?”

“太子殿下生擒孛儿只斤,如今北元剩余贵族内部分裂,逐步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三部,但是北元齐王还在,所以这一次他们必定会联合对付我大明,臣还需要一些手榴弹和地雷,

但是若是想要大败北元,臣还需要一人,还请太子殿下答应。”

sdldwx/xs/60412491/19191826.ht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新晋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