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帖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沽名钓誉!要不是看到贾府做了,他们才想不到这些呢。”

尤清之笑道:“做好事嘛,论迹不论心。只要甄家粮食和药材都拿出来了,名誉给他们又何妨。”

银蝶道:“奶奶,你是不知道那些人怎么说的,听了真叫人生气。”

“外头又有什么新闻?”

银蝶道:“有人说我们贾府小气,粗粮细粮混着煮粥,不比甄家大方,那里的粥啊,全是用细米煮的,又香又稠~”

银蝶模仿得怪模怪样地,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银蝶跺脚道:“你们还笑呢,外头都说我们贾府比不上甄家。”

尤清之笑道:“好银蝶,快别恼。让他们尽管去甄家领粥去吧,还给我们省了些粮食呢。”

银蝶撑不住也笑了,“到底奶奶想得周到。”

此后,尤清之这头便逐渐减少了施粥的量。

甄大奶奶拿了账本去给甄夫人看,甄夫人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怎么每日花费一天比一天多?”

甄大奶奶回道:“太太,外头领粥的灾民越来越多了。”

“贾家那头呢?”

甄大奶奶思忖着答道:“贾家那头,好像是听说去领粥的人日渐少了。”

甄夫人疑道:“这是怎么回事?”

“让小厮出去打听了,说是贾家施的粥大多是粗碴子粥,这些人自然是拣好的挑。”

甄夫人摇头道:“这可不行,家里就没有粗粮了?”

甄大奶奶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最下等的婆子也不吃那些,哪里存了粗粮呢。”

“罢了,你去外头看能不能买到粗粮,我们也同贾家一般,混着来吧。”

“太太,”甄大奶奶愁道:“这外头的粮食一天比一天贵了,从前细粮的价如今都买不到粗粮了呢。”

甄夫人扶额道:“那就只好这样了。只不过这么多人,府里的余粮也撑不了几日,你明日不必再备那么多。

还有,明日给各家官眷下个帖子,请她们到府上来,我有要事相商。”

“是,太太。”

贾甄两家大手笔施粥,金陵城内外官员都瞧着呢。

这些官员苦于没有这两家家资丰厚,又不敢跟他们打擂台。

只好在旁边观望着,看谁先开口,好上去添把柴,将来问罪时也有些话说。

如今甄家开了口,贾家却没动静,众人有想投靠贾家的也不敢动作。

刘家。

一家子坐在正堂里,个个紧皱着眉头。

自从甄宝玉|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在刘家落了水,虽没有出什么大事,甄夫人也心里不大爽快。

往常宴会什么的,也不大拉上刘家。

这次帖子送上了门。

刘家却犹豫了。

沉默了半晌,刘夫人开了口:“别想那么多了,帖子都到手上了,还能不去不成?”

刘大人叹道:“你说得是,明日若甄夫人说起赈灾一事,就说家中愿出五万两银子,十石粮食。”

众人听了眼睛一闪,刘大站起来道:“父亲,这也太多了吧,只怕捐了出去,家里也就不剩什么了。”

刘大人横了他一眼,道:“这是你老子的买命钱!等这阵子过去了,圣上降罪,我这官位是别想保住了。与其到时候抄家抄了去,不如这时候捐出去还能搏个美名。”

听得刘大人这么一说,儿子儿媳们都心慌了起来。

金陵城内除了甄家,就是刘大人官位最高。

几个儿媳虽比吴淑燕家世略好一些,但也都属高嫁,在娘家也十分有身份体面。

若是刘家败落了,这以后的日子可得怎么过呢。

一直静静坐在上头的慈眉善目的刘老太太听得儿子这么说,忙朝着大孙子道:“好孩子,可得听你爹的,他一个人撑起刘家不容易。”

刘大人出身寒门,也是十年寒窗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本想着也算是有了些根基,好好培养膝下三个儿子,刘家不怕没有光耀的那一天。

谁知道大儿子中庸,二儿子老实,剩下个老三,脑子稍灵活些,可连个秀才都未考上。

刘大人听母亲叹了一句自己不容易,情不自禁眼眶就红了起来:“老太太……”

刘老太太拍拍他的肩:“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家里有的都是你这些年挣回来的,该花就得花。若做不了官,我陪你回乡下教书去。”

刘大人弯腰在刘老太太面前站着,此时便笑道:“我听老太太的。”

大难临头各自飞,各家媳妇都打起了算盘。

公公嘴里的五万两银子和十石粮食必是公中出的,这些年都是婆婆掌管中馈,也不晓得还能剩多少银子。

只是光听话音就知道恐怕也不剩了什么了。

刘夫人心里也不好受,看着几个儿媳妇眼转子转的跟什么似的,越发起了心头火:“你们也不必怕,就是家里有了抄家的那日,大不了让我儿签了和离书,放你们归家就是!”

三个儿媳妇赶紧跪下道:“儿媳不敢。”

三个儿子也赶紧跟着跪下。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谁也不说话了。

吴淑燕膝行两步,跪到前头道:“老太太,父亲母亲,儿媳有话要说。”

刘夫人向来不喜欢她,皱眉道:“你有身孕,回去休息吧,这事儿不用你管。”

吴淑燕磕了一个头道:“还请母亲让儿媳说几句话。”

刘老太太朝吴淑燕招招手:“孩子,你过来。”

吴淑燕起身,走到老太太面前。

刘老太太拍拍她的手,道:“好孩子,你可是有什么主意?”

吴淑燕摇摇头。

刘夫人见状更是心烦:“这是说正事的地儿,你少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动作。”

吴淑燕赧然,稳了稳心神,才道:“儿媳嫁妆中有三千两银子,愿归与公中,一道捐出去。”

吴淑燕的生母钱姨娘小时候家里穷,才卖到吴家做丫鬟。

后来不知怎么钱家做生意发了笔小财,想把钱姨娘赎回去。

可这时钱姨娘已然做了吴县令的妾室,不肯归家了。

钱家觉着对不住这位姑奶奶,常常以银钱补贴。

等吴淑燕出嫁时,钱家还送来了三千两银子给她添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女帝难当
美漫杀手日常
流浪陨石
迷雾纪元
侵蚀游戏
明日未临
重生之美利坚反恐
万界最强共享系统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