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五国联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2sodu.c Om

五国合兵四十万,兵发汉地。

啥?

为啥是四十万?

按理说,一个吴国,一个越国,都能够拿出十万左右的精锐。

当然,就算是精锐,披甲率也不高。

只是身份地位罢了。

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了。

哪怕燕王室拥有实权。

分封的诸侯依然会各怀鬼胎,出工不出力。

因为他们地,他们的兵,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有物,而不是天子的部队。

至少连名义上都不是。

他们都想着借着伐汉一战削弱对方。

毕竟,在他们看来,五国联军,他汉军又刚刚占据吴越之地,根基未稳。

其军队战力,应该与当年东出之前的秦相当。

强大,但还没到需要举全天下之力扛之的地步。

在他们看来,一个半大国的国力,就足以将汉掐灭。

而这个过程中,谁派兵最多谁就是冤大头。

在这种情况下,五个跟吴越同体量,甚至更大体量的国家。

竟然连五十万大军都不愿意掏出来。

四十万大军从五国出发,于燕都会师,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最快都要大半年的时间。

大军赶路,可不像一般的小股部队,几十人骑着快马一路狂奔。

大军里面有步兵,有弓弩手,有粮草辎重,有各种军械的组件。

大量士兵要吃喝拉撒,这些都得考虑。

士兵不是机器人,也需要休息。

哪怕古代对人权这两个字基本当擦屁股纸,但也基本上三天要睡一觉。

不然不说士兵早晚造反,觉都睡不好的士兵,上了战场那可是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

搁后世,大军行军直接靠着四通八达的大量高速铁路,直接朝发夕至。

但在这里,叭行。

这里就是得老老实实的走上大几个月的路。

不然当年的秦始皇为什么三四年才能干碎一个国。

还是行军速度太慢了。

他们行军的时间,就又给邓儒争取了大量的发展时间。

在情报人员带回诸侯联军的消息后,邓儒迅速的扩充军队,鼓励耕战。

尤其是骑兵。

汉军只有小规模的精锐骑兵。

缺少了大规模成势的骑兵。

而吴军平原广阔,确实盛产骑兵。

但,那都是脱产的贵族老爷们。

哪怕是没有甲胄的骑兵,也大大小小是一个地主。

众所周知。

现在他们都上天堂,哦不对,这里是华夏,他们应该是去地府报到了。

也就是说,现在吴军的骑兵传承是........

断层了。

让老农大叔们放下他们熟悉的农具和镰刀,拿上他们不熟悉的缰绳和马鞭,这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过,还好,新生的秋家将们是最优秀的将领。

他们最擅长的不是带领骑兵。

而是训练骑兵。

毕竟骑兵因为其高机动性,所能摆开的阵型不多。

一般都是一线天阵型齐头并进,亦或者雁形阵来回穿凿。

越复杂的阵型,对于大量的骑兵来说,那是一场灾难。

可能还没到冲锋呢,自己人就被自己人绊倒一大堆。

所以骑兵难,难的一般不是在作战方面的多变。

骑兵的变化没有步兵阵型变化多样。

骑兵将领最难的还是对时机的把握,和骑兵训练的成本。

而新生的秋家将们能够很好的将训练成本和训练时间压缩到最低。

原本培养一个马术娴熟的骑兵,至少得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让骑兵驯服战马,熟悉战马。

这才初步具备了一个骑兵基础的能力。

骑马。

而这,只是一个骑兵最基础的能力。

其他的,马上战斗,长途奔袭,各种各样的情况应对,都需要进行训练。

邓儒学得快,那是因为他只学了个骑马赶路。

他还不能长时间骑着,不然子孙袋子受不了。

.........

邓儒在吴国设立了骁骑卫,让秋家十三将留在那里负责骑兵的训练。

吴国的土地改革,在进行初步落实后,后续的事情他则交给了黑虎去负责。

什么?

这些东西都交给别人?

他做什么?

他忙着给大汉的下一代进行教育。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他的两个孩子,还有学堂里的学生。

接下来的统一战争,邓儒全权交给二狗负责。

二狗百分之百的好感度,他并不担心二狗会因此而造反。

当然了,也不是单纯的因为好感度而信任。

邓儒也清楚,有的时候,人向前一步,不一定是这个人自己的想法,而是后面有贱b在他妈推他。

二狗不一定想反,但他手底下的人出征久了,难免会觉得二狗功劳比他这汉王还大。

那时候,二狗不想反,估摸着他手底下的人会偷摸摸造反,然后把二狗推上去。

也不是不可能。

说白了,邓儒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任过除了结婚后的秋缘之外的任何一个人。

他之所以敢放心的让二狗全权指挥,是因为全大汉最精锐的部队在他手里握着。

就算二狗手底下的人觉得二狗功高了,想瞒着二狗造反。

他的破阵铁骑,玄甲斥候,斩马冠军,镇国矛士,重装神射手,会教这些人做人。

就算是秋缘,他也是有秘密的,就比如说,在秋缘的眼中,另一个地球,一直是他邓儒被老神仙赐予的黄粱一梦。

.......

镇北城。

不,如今该称长安城了。

长安城内的薪火学堂,随着时间的流逝,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

学堂内的老师也在增加。

邓儒已经不怎么上课了。

但他还是会抽空随机去一些教室,给一些学生讲些东西。

这么做,是尽力避免,小部分的学生自认天子门生,高人一等。

大家都是天子门生,就不存在谁高谁一等了。

当然,彻底杜绝,是不可能的。

他只能尽力。

现在还好,当官大部分,不是天子门生,就是从龙之臣。

他们的优越感还没有体现出来。

但等到统一天下后,在各地建立学堂。

他邓儒总不可能在全国巡游,去讲课?

等到后面,还要开科举。

这更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很多事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随着年岁渐长,邓儒也越来越感觉,自己此刻,越来越能够理解那位老人年迈时候的一些想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可朝夕不够啊。

邓儒站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丝毫不知道疲倦的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讲着人人平等,讲着如何要做一个人。

讲着什么武力斗争,什么是刀枪里出政权,什么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就如同当年的一些弯路一样。

这是邓儒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用他人力所能企及的力量做出的一些努力。

让他建立的这个大汉,能腐化得慢一些。

邓儒一如既往的结束了他的课。

回到了城主府。

不,现在应该叫王宫了。

他日子过得还算节俭,城主府到现在,除了薪火学堂搬迁了之外,基本上就没有扩张过多少。

四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坐在王宫里处理政务,秋缘带着两个孩子来找他。

两个小家伙已经一岁了,他们身体真的都继承了他们的母亲。

走得非常的稳。

两双小腿扑腾扑腾的迈着就跑了过来,嗲声嗲气的喊着:“爹爹。”

这两个小家伙张口第一个说的话肯定是妈妈。

毕竟不管哪个人种,哪个时代,新生儿开口喊的基本上,都是妈妈这个音。

再加上这一年邓儒都在外面打仗,不在他们身边。

但他们第二个学会的词还是爹爹。

毕竟,秋缘教得好。

“诶哟,我滴两个小宝贝来看爹爹了啊。”

邓儒抱起两个小家伙。

秋缘基本上每天都会带着两个小东西来看邓儒。

邓儒很忙,她不清楚邓儒在忙些什么。

不过秋缘知道,只要她来找邓儒,邓儒总会放下手里的活,休息那么一会。

所以她就每天带着两个小家伙来找邓儒。

“听说斥候说,燕天子召集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要来讨伐我们。”

秋缘搬了张椅子,在邓儒身旁坐了下来。

“嗯呐,五个国家,加上燕王室,凑了四十万军队。”

“这四十万还不是跟吴越两国那样,尽是贵族子弟的精锐,我们的舆论战还没发挥作用,他们做不到和吴越贵族一样恐惧,所以这四十万军队里,至少二十万民夫。”

邓儒说到这都有些想笑,这是纯纯给他大汉送发育时间。

果然啊,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当年的秦,就是因为六国互相猜忌,互相削弱,才导致秦成功的蚕食天下。

如今这五国又要重来一遍。

2sodu.c Om

(sdaowx/)

daowx。手机版阅读网址:|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m.daowx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