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感受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短暂的探亲假日,很快就结束了,我于国庆后的第二个星期日又飞回了广州,再经过几次长途转车后,于当天晚上的八点多,顺利到了我服务公司的宿舍。踏进宿舍的时候,同宿舍的陈同事正在修理刚买的二手电视机,看我回来,他也很开心,因为是老乡,平日里本来关系都不错,我把从家里带来的部分吃的东西,给他拿出了部分,他一边忙,一边和我唠着家乡的事情,随后我就钻进了冲凉房,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等他把电视机修理的图像正常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们就相约去公司外南侧的小吃摊,要了几串烤肉和一砸的啤酒,边聊边吃边欣赏工业区熙熙攘攘的街景。

我所在麒麟工业区,当时,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子,工厂越来越多,店铺也在增加,工业区的人数也在增加,附近的各种娱乐设施,也在增加,当然街边的路灯、花坛等硬件条件,也是在逐步完善中。我们吃饭的那段时间,正是附近工厂晚上加班下班的时光,下班人群,顷刻都上了街道。此刻,如果在内地基本都该到了晚休的时光了,但在这里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附近的一个大的旱冰场里,音乐节奏,欢快而悠扬,两家新开的游戏厅门前,进进出出的年轻人也不少,隔壁东头一层舞厅门厅前,远远可见影影绰绰少男少女的倩影,沿街二层霓虹灯闪烁的卡拉OK厅口,随时都有进进出出的身影,东西走向的街道上,不下六家的录像放映厅门前迎宾的服务生,在热情的招揽着生意,各种预告节目的灯箱广告前,围着不少的年轻人,一派夜生活的场景,就此铺开,而且天天如此,夜夜相似。

我和工友吃喝的同时,也遇到了公司其他部门的工友,他们也是相约前来小聚的,大家隔着桌子,互相问候和寒暄,席间,我更多的默默欣赏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各种举动和举止。是呀!白日里茫茫碌碌工厂里的紧张,此刻一下化成了街景的懒散和释放,特别是年轻人,更是无遮无拦的释放,在这里神采飞扬一样的喧闹。其实后来,我也有机会夜间几次去了东面的长安镇,在回来的中巴车中,观察沿路的各工业区夜景,基本都是这里的写照,白天,这里的工作紧张有序,但夜间此地,包括附近的所有工业区,都是夜生活活波,白天的行人稀少和夜间喧哗释放,更显示出这里是个如织和年轻的地方,生机而又蓬勃,寻梦和奋斗交织,享受和艰辛相伴,每日都上演着重复。这也是当时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写照,期间的每个个体的自然人,走走停停、变迁和更迭,但总体人员流动的变化,却不能抹去整体的平衡,而且能感觉到逐渐上升和繁荣,正好体现出了那个年代,日新月异发展和变化,因为,你稍微不注意和留意,你前些日经过还寂静和孤独的地方,突然间,就活跃和繁荣了起来。工厂感觉天天的冒出,随着一家家工厂的迁入和入住,就会象蜜蜂一样,招引来批批的员工,随后的周围辅助生活区、娱乐区、交通运输等,就也伴随着产生,这就是那个年代东莞各镇的真实写照,东莞不仅如此,顺德也如此、番禺更是也如此。整个珠江三角洲附近,都在拷贝着这种模式,并持续翻版在上演,随后的几年间的这片区域,动画般的演绎着神奇,不时矗立的过程,让人心动且心潮澎湃。

第二天,也就是周一,休假后的第一天上班,按照部门内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返乡探亲回来的同事,都要带一些家乡的特产,给同事们享用,我也不例外。当天,我比平时要来办公室早些,陆续来的几个同事,看见我回来,就好像很久没看见似的,热情的围拢在我办公位置的周围,问长问短!

随着上班铃声的响起,全科人员也来齐了,这时候,罗主管和老朱也笑呵呵的过来,关切的问回家的一些情况,我也顺便把从家乡带过来的零食、小吃和特产,索性都摆在我左前方的空位桌上。此时,男同事吃,还比较有礼貌和谦让,但我们部门那帮女同事,就没这么“文明”了,嘻嘻哈哈的过来,挑东挑西,还时不时的评头论足,以至于后来从电脑房出来的几位电脑操作女同事,还没有抢上合适的,弄得大家一阵打趣和嘲讽,就这么热闹将近二十多分钟,大伙才陆续各自的散开去,忙公务。此时,我的位置周围还剩余下罗主管、陈立和老朱及谭同事,四位工艺科的元老级人物了,他们还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扯着内地生活、上班等相|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关的话题,弄的周围的同事,一边忙于手中的活路,还在竖耳“偷听”。其实,总的来说工艺科大家的工作气氛,平时还是很融洽的,同事之间都在忙自己事情的同时,只要有人需要大家帮忙,其他人都乐于帮助,这与罗主管和老朱平时的管理有方是分不开,所以,工作在这样的环境,大家都并没有拘谨和胆怯的想法。

象老朱、罗主管还有谭同事,这三位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士,无论是在外企的资历、经验和处事世故及老练,平时都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尊敬。而我和陈立、陈同事、文员阿清等几个,都是二十六七到三十出头之间的年龄,算是中间梯队吧,其他几位同事,包括电脑房的,还有后来招聘的几个,都是年轻和资历浅的,算是第三梯队,所以,大家在部门内都自觉的遵循着,互敬互爱的传统。这与之前,我工作过的那个日资企业的严肃、死板和上班郁闷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到此,我还是很认可这家企业氛围和文化的,大家各司其责,又没有勾心斗角。

工作将近十个月以来,部门内部的职员队伍,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只要平时注意把握做事和办公室文化的那个度,大伙的关系还是很是融洽的,部门上上下下也认可我的存在,尽管,我不是什么主要角色,但自己承担一摊的事情,处理得还算得心应手。时间久了,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仁都还比较肯定我,我感觉也不错!

在这样的快乐工作中,不知不觉又溜走了近四个月,时间一晃,就到了一九九六年春节了。随后又是随着外出打工的大军,预定飞机票,回家探亲,和与家人聚会。

过完春节,等再返回单位上班后,公司的业务,也在逐渐扩大,我们部门也招聘进了些新的同事,里面的位置都坐满了,后来,在办公室外面的位置上也都有了本部门工作的同事,整个部门人员,比之前扩大了将近一倍。在那个年代,虽然跳槽是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了,但如果你在一家公司里,做到一年以上还没有离开,那就基本算是老员工了。

搬进新厂区后,公司一下冒出了很多的部门,比如品质部、企划部、电脑部、货仓部、后勤部、员工关系组都逐步建立了,公司一下由两三千人,急速膨胀到了五千名员工。平时和我们部门业务关系紧密的几个部门,分别是品质部、生产部各部门、五金部、塑胶部及附属的模具房、货仓部、计划部等等。具体到我们部门的业务细分上,主要是处理产品,从试制、小批到大批量整个过程中所有零件,及其加工这些零件工具和模具的问题处理,过程则具体到,从开始到最终移交给生产线,这都有我们的参与的身影。经常会碰到几个产品,同时上线生产和跟踪的情景。之后,随着产品型号和品种的急剧扩大,我们部门的人员也被划分成了服务耳机和喇叭箱生产两大组,每组里面又有很多的小组,围绕生产开展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交叉着互相帮忙去处理,整个过程的管理和协调,都由罗主管和老朱掌控。后来,我们这些业务技术骨干,基本都是各自倾向为一类或一批相近的产品,多人数人一组或者交叉。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忙碌着工作。

问题多了,接触到相关部门的主管,也就频繁了起来,逐渐的大家也都熟悉了起来,相同和临近部门之间的人员的脾气,也都心中有了数,那些是可以工作中深交和泛泛应酬之辈,也逐渐游刃有余于他们之间。比如,品质部是管理产品和半成品放行的部门,所以和这些部门的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和谨慎,态度要和蔼,手续齐全,并要有证据,否则你负责的产品,就要磕绊和拖延,另外,有很多的零件和成品还要经过他们试验测得,所以取得合格数据的过程,除了技术沟通外,人与人关系融洽,也很重要,特别是当有些检测结果介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时,那就要靠平时的人脉关系,和交往技巧,否者最终的拖延,都会积攒到自己主管领导那里,所以这些都是工作中,要逐步体会和小心培育的地方。还有比如,装配线上的装配过程,有时一下会冒出很多的问题,比如装配不匹配、很多零件最初设计考虑不周的干涉等,这些都是阻碍装配进行的死敌,一旦有这些问题产生,除了通过排除装配过程中的操作工艺改进外,大部分都要在制造这些零件的工具和模具上修修改改。而提出修改问题的初始方案就在我们手中,所以不论是塑胶零件,还是五金零件,对待制造它们的模具和工装要有深入的了解,否则你发出来的改进建议和资料,将很难实施,常常会受到工程部、供应商和模具房的返回、反映到主管耳朵里,或者接收起来会百般刁难。但只要平时注意学习,接触和处理的问题多了,再加上平时没事情的时候,多往他们那里跑跑,看看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些问题的改动,也就心中有了数。

另外,还有个技巧,这是我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方法,即在出改进建议的时候,最好事先正式,或者口头上要主动和这些部门的主管沟通,他们的疑问,有时候很可能就是你处理问题的一个点子。总之,通过这快一年的工作,自己已经可以独立的单兵作战了,再大和难啃的问题,都在一一或者逐渐被消灭,所以,这样下来,主管和老朱,还有部门内同仁,也逐渐认可我的能力,逐渐自己也成了部门内骨干和得力干将之一,再加上部门内部人员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工作起来很是愉快和开心。拿我们当时的顺口溜说,就是有事好好上班,没事情自我把握“闭目”养神,自然说的是一种境界和意境。

sdldwx/xs/59823532/19191833.ht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医生:我用手术模拟间超神
百看花丛自爱莲
我娘子超凶
我家师尊又显灵了
我在星际开花店
快穿之这个女配有点怂
她来运转
穿成八零福气包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