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宁静,诡异,风雨前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大乾国,

冀州,河间郡河岸。

这段黄河河道,就是秦侯爷焚烧女帝汇聚全国数万艘大大小小的货船和战船的区域。

当初利用侯府暗探何平的巡河校尉身份,谏言河间郡守康清寿,集中所有船只搭设浮桥,首尾相连,沉下船碇稳固船身,再以铁索捆缚,最终一举焚毁殆尽,断了上百万王师的粮道,顺利将其击败。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河道里早已不见丝毫焚烧的痕迹。

未被烧尽的船骸和灰烬,或沉入河底,或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但在半年之后的此时此刻,这片河道上再次立起了一座由一条条船只连接起来的浮桥。

或者说,只是看上去像是船只。

每一艘船,除了底部的月牙外形,其他地方差异极大。

首尾部分十分平整,不似一般船只那种的尖角结构。

甲板上同样非常平坦,没有凹陷的船身,更没有舱室。

远远看去,就仿佛在船体上半部分,安装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体大木箱子。

不过,正是这种奇特的构造,让每艘船只首尾拼接的几乎严丝合缝,极为稳固。

其上,连接整齐的平整甲板,也无需再铺设木板。

整体而言,这种方形船,似乎专为搭建浮桥而造。

一艘艘数排并行,从南岸的中州地界,一直延伸到北岸的冀州河间郡岸边,船只相互牢牢捆锁,沉下两侧船碇,在河道中形成一条宽敞巨大且又稳固平坦的道路。

浮桥道路的建成,让分割南北的这条黄河天堑,完全失去了阻碍。

自然而然的,此地也成了镇北军和朝廷所防守的重点地带。

早在开建之初,双方就在南北两岸的浮桥尽头,汇聚人马,安营扎寨,防止对方进军偷袭。

其后,更是在不断的一次次增兵。

到了今日,两岸大军都已达到了四十万左右,占据了留守国内兵马的泰半。

但由于讨伐倭国的远征联军尚未回国,顾及民心民意,双方都很默契的没有开战,默默保持相安无事的对峙状态。

北岸镇北军大营,

帅帐内,

诸葛亮手持羽扇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

“军师。”

老将司马烈此时进入帅帐,例行禀报道:“今日对岸的朝廷大营,和以前一样,依旧很安分。”

“嗯,继续监视,提高警惕,不得松懈。”

“喏!”

司马烈刚离开,

宇文剑和慕容武两位主将,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禀军师,防守冀州下游和兖州境内河岸的雷统帅遣人回报,今天河道如常。”

“禀军师,驻防兖州沿海的贾诩军师派来哨骑,近海的朝廷战船,并无异动。”

“……”

 |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诸葛亮闻言,低目不语。

沉思了半晌,开口向传令兵道:“传伍统领。”

“喏!”

片刻后,

身着布衣任侯府密探统领的伍子棋走进帐内,跪地行礼。

“拜见军师。”

“国内情况如何?”

诸葛亮一边示意起身,一边问道。

“回军师,前几日各地密探纷纷传来消息,国内七州,包括中州与青州河岸前线,以及青州各处海岸,均无异常。”

“哦?”

诸葛亮听了,眉宇非但没有舒展,反而皱的更紧了些。

主公征讨倭国,离开国内。

以女帝的秉性,即便顾忌民心大局,无法趁机开战,也应该会做些小动作。

最起码,为越来越近的决战,做点准备才对,不可能等死。

毕竟,按照表面上的军力,女帝毫无胜算。

主公一方,有1万铁浮屠重甲骑兵此等精锐中的精锐,7万镇北铁骑精锐,40万拥有一定战斗力的郡兵军团,以及30万新兵。

女帝呢?

加上远征的30万人,总共一百多万全是招募的新卒,战力很低。

哪怕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训练,没上过战场见过血,战力也高不到哪去。

倘若开战,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但综合各处情报来看,女帝似乎真的在静等远征军归国,甚至安分守己的有些诡异。

所谓暴风雨前的宁静。

眼下越是如此平静,就越是诸葛亮很不安。

可偏偏,他无法找到和想出不安的来源,因为所有的情报都在显示,一切正常。

回首看向沙盘,

诸葛亮的目光落在沙盘里的河道浮桥上。

当初女帝架设这座浮桥,得到禀报,他和贾诩意见一致,没下令破坏,也不可能傻到去摧毁。

黄河天堑,是阻碍女帝的屏障,也是阻拦镇北军的壁垒。

一旦浮桥成型,

女帝的朝廷大军可以借此直接挥军冀州。

同时,镇北军也能通过浮桥南下兵发中州。

相比较强的军事实力,这对己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对女帝……

如果说,不做准备静待决战,是在等死。

那么,主动架起浮桥铺好道路,就完全属于找死,等同迫不及待的把脑袋伸到屠刀之下。

“难道这里面暗藏什么奸计?”

诸葛亮忧心忡忡的喃喃自语。

但一座浮桥,还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拼接而成,实在难以看出会存在什么风险。

后来,他派出许多士卒甚至一些主将,登上北岸这边浮桥处的一些方形船只,检查了无数次,也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就在这时,

一名士卒快步冲入帅帐。

“报!”

“禀军师,皇帝派来使者,请求见面传达决战之事。”

……

兖州外海,

历经一个月时间的航行,

一千五百多艘大乾战船组成的舰队,终于即将到达。

位居舰队中心的为首大型楼船中,秦侯爷坐在船舱内,把玩着手里的一只玉杯。

在其面前的宽大桌案上,也几乎堆满了上百件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和倭国独特的珍稀器物。

而这,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当初司徒啸搜刮倭国皇陵宝库归来,可是满载了足足六艘战船的舱室。

虽然倭国并不富裕,其皇室储存,比不了侯府百余年的底蕴,更比不了女帝的国库珍藏。

但怎么说,也是天皇家族积累了上百年之久的财富,也差不了太多。

至少,用于一支十几二十万大军的军饷,勉强足够了。

当然,这倒不能说倭国天皇吝啬是守财奴,到死都不用这些钱财来发展军力,以至于亡国。

因为大军所耗费的,军饷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粮食。

而倭国的国土极其贫瘠,无法种植太多的粮食,有钱无粮,又如何养活太多的武士军团?

“侯爷。”

门外,司徒啸走进舱室禀报道:“舰队已进入大乾领海,再过几个时辰,就会抵达海岸。”

“嗯。”

秦天随手扔下手里的玉杯,寻思道:“回国,就意味着和女帝决战,她在舰队里的三十万大军,该如何处置?”

“要不……”

前方的司徒啸抬起手。

然后,冷目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

秦天瞥了眼,思索了下,挥手道:

“让旗手传本侯的令,”

“把郭千峰叫过来。”

sdldwx/xs/25587670/19191744.ht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