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犯错的汉吏与想要改变命运的百姓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徐帆用自己的半桶水,开始教导这个世界的作坊主如何合格的资本家,教导他们经济规律,并且开始提醒他们产能过剩的危机,想要度过产能过剩的危机,想要度过这个危机,就要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物美价廉的货物,淘汰落后的对手,扩大自己的市场。

但来听课的作坊主对于生产标准,化零件标准化能很容易理解,毕竟有长安车马厂这个举动的例子摆着,只要看过半天时间组装出一辆载重马车的人,就能对这两条有很清晰的理解。

但产能过剩就有的超纲了,超出了他们的三观,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只要是货物生产出来了,哪怕有点瑕疵都可以卖的出去,货物卖不出去这种事情不要说他们没有经历过,就算是他们父辈祖辈也没有经历过,大汉三千年的历史也从来没有经过这样的事情。

人对于没有出现过的事情,是很难想象的,即便说出这个问题的是天子也是一样。

虽然他们不会反驳,但却不会认同这个观点。

徐凡也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想法,但却没有想要强行改变,这种事情只要经历了一次自然会有改变的,这才是真正经济发展必须要上的课,这一课不上,人脑海里面的观念就不会发生转变。

大汉的金融业还不发达,更没有搞金融杠杆。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采取的还是非常传统的搞生产,弄出盈余,朝廷把这些盈余投入到基础建设上。作坊主把这些盈余投入再生产当中。

这种发展的模式对比后市自然是非常慢的,但却有一个好处就是积累基础扎实,产生的泡沫不大,均田之后整个社会相对公平,百姓有足够的积累,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外可以让大汉扩张。

大汉的版本和后世不同,本来就是简单模式,现在还有徐凡的外挂,自然不需要太着急。即便发生了产能危机,也是属于可控壮大。

倒是后世各种杠杆,各种担保,来了一个铁索连舟,任何行业的泡沫破裂都会影响整个社会。

徐凡的工商课效果也非常限制,只要上过课的作坊主都开始开口闭口的说零件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虽然他们未必懂但这个概念总算是推广出去了。

同时大汉的作坊主都开始邀请长安马车厂大匠,帮忙指导他们的工厂如何进行标准化生产。

这是徐凡最想要看到的事情,第一批他派遣了10个大匠分别去三川郡,陈郡,南阳郡,太原郡,邯郸郡,巨鹿郡,临淄郡,广阳郡,蜀郡,九江郡去帮助他们完成标准化的推广。

长安城,政务学院。

此时卓虹都不知道该难过,还是该高兴,丞相巡视一圈,他一个红红火火的造船厂厂长没得干了,被征调回长安城进行培训,这本应该是坏事,但他培训结业,他就可以下放当县令了,从厂长转业成为县令他还是整个大汉的第一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了,以后大汉的厂长们都要感谢他,他打通厂长和汉吏之间的联系。

“卓虹,等下某!”两个人快速来到卓虹身边。

卓虹笑道:“树呀!”

“现在我叫赵树。”

赵树,吴军,卓虹都是陈郡老兵,他们相互虽然没有见过,但在整个学院相互了解经历很快就聚在一起了,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而赵树一旁的吴军感叹道:“你运气如此好,居然还可以来政务学院。”

经过大汉朝廷的几年整顿,政务学院的名声终于没有以前那么差了。

以前他们来到政务学院,认为自己的前途完蛋了,却没有想到天子没有放弃他们,只要学好的,都会重新进入官场,有的甚至还会更进一步。

现在这些汉吏明白,进入政务学院天子还没有放弃他们,但要是被贬到诸侯之地,那才是真正的流放,彻底被天子放弃。

三人有说有笑来到政务学院的食堂。

点好饭菜,卓虹还购买了一片甘蔗酒。

吴军看着这瓶甘蔗酒道:“还是你们这些厂长日子好,万钱一瓶的酒说买就买,我等平常可喝不起。”

卓虹在吴县造船厂不但俸禄高,每年还有百分之一的分红,汉吏在收入上还这么有几个人比他高。

“我们虽然有钱,但没有权利啊,像你们这些高官哪个不是主政一方的。”

树感叹道:“天子在这方面抓的很紧,不少老兄弟因为贪污**被流放了。想来想去在我大汉还是做一方诸侯最好,既能权倾朝野,又能富可敌国。”

树举着甘蔗酒道:“这酒就是英布将军弄的,一瓶卖上万钱还供不应求,光这酒就让英布将军赚了上亿钱,据说天子还指点他建设窑厂,生产瓷器,英~国生产的瓷器精美异常,其中最精美的骨瓷,洁白、细腻、通透、轻巧,天下的富豪都想要一套这样的瓷器。”

吴军翻白眼道:“听你这口气你也想和英布将军比肩?人家可是天子的爱将,深受天子宠幸,我等这种小兵小卒岂能比。”

在大汉朝廷谁不知道,天子最宠幸英国公和季国公两人。

英国公在南方建立诸侯国,为了让英国公快速在南方站稳脚跟,天下先是允许英国公建立制糖厂。在制糖业利润大减之后,又指点英国公弄出甘蔗酒。

而甘蔗酒清香可口,一出世就深受天下人的喜爱,即便价格极高,也是供不应求,现在甘蔗酒已经成为大汉的贵族和富商最喜爱的美酒,英国公每年可以在甘蔗酒上获利上万金。

今年又爆出骨瓷这种奢侈品,想来收入不会比甘蔗酒差多少。

大汉有上百的诸侯,但最富裕的莫过于英国公。

而季国公倒是没有英国公那么有钱,甚至他还极其缺钱,但天子为了支持季国公开疆拓土,让开发钱庄支持其建国,几年下来季国公欠开发钱庄10万金,就这样天子仍然让开发钱庄继续贷款给季公国,这样的宠幸可谓是前所未有。

卓虹羡慕道:“要是天子对我等也有如此信任就好了,某就不至于来长安读书了。”

吴军翻白眼道:“这还不是你们会稽郡的汉吏在自找苦吃。”

“香料岛本就是朝廷找到的,给你们留下了三成税金,你们就应该偷着乐了,结果王道二货,居然想要弄什么水泥马路,不知道天子曾经也想要弄一条水泥马路,但一算价格,比轨道还要贵5倍,只能放弃了。”

“好嘛!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伱们却想要做到,你们会稽郡如此跳,不收拾你们收拾谁。”

这个时代没有粉碎机,水泥的制造成本是极其高昂的,一袋百斤水泥价格200钱,真铺一条水泥马路,标准一高,一里就是上百万钱,所以徐凡一计算,有这钱还不如多造轨道。

卓虹解释道:“这不是会稽郡多雨,轨道容易腐烂,我们想来水泥马路比轨道更适合我们会稽郡。”

赵树羡慕道:“的确,你们会稽郡又是鲸鱼海鱼,又是香料,天下的好事都被你们占尽了,那像我们这些内地郡县,想要做点事情,却是一钱难倒英雄汉。”

卓虹马上道:“小弟错了,不该说这些。”

而后卓虹好奇道:“两位兄长又是犯了什么错误?”

在政务学院学习的汉吏,基本上都是犯错,但他们的犯错只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有私心,属于还能拯救的汉吏,才会在这里学习。

赵树委屈道:“某做县尉的时候,为了抓罪犯弄点手段,同时为了维护地方治安,拿一些不安分的游侠定罪,结果上面定某一个胡乱执法,而后来到这里学习汉律了。但某用的这些手段都是传统,大家都这么做凭什么只抓我一个。”

要封建时代的官僚遵纪守法,那真是非常难的事情。

赵树这都算是好的,最起码他用手段也是为了抓捕犯人,但很多人用自己的权利故意制造冤假错案,来打击报复自己的敌人。

同时这个时代的侦查手段太落后了,要是一般老百姓犯罪他们没有什么经验,像赵树这样的汉吏还能找到罪证,最怕的就是那种为非作歹贯了的游侠,他们是真有经验,你这个时代的侦查手段真找不到他们的证据。

但案子又不能不破,不然的话对社会的影响就太恶劣了,这个时候按照一般地方府衙的传统,会在当地抓一些名声狼藉的游侠顶罪,甚至很多时候错抓错有,抓的游侠就是真的犯人。

但大部分这样的犯人还是被冤枉的,所以封建时代动不动会有大赦天下这样的事情,因为从皇帝到文武百官都知道,监狱里面的犯人绝大多数都是被冤枉的,赦免他们能平息天下的怨气。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用后世的经验来套封建时代的规则,不然就会出现,大赦天下哪里是在积功德,是在造孽这样的话。

你以为封建时代个个都是包青天,那包青天也不至于传颂上千年。九成封建官僚,根本不管你无辜还是不无辜,他只想早点把这个案子给结了,不要牵累在他升官发财。

所以大赦天下才会贯穿封建王朝两千多年,套用一句后世的话,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的无辜。

但徐凡却不能忍受,自己大汉监狱当中大部分囚犯都是无辜者,于是在召集天下有刑侦经验人到长安城给赵树这些汉吏讲课,传授他们刑侦经验,同时徐凡让这些人把自己的经验都写成一本书,宋朝不就是有一本《洗冤录》讲的就是各种侦破案件。

大汉虽然没有宋慈,但却可以找到几十积年老吏,把他们的经验总结起来。

而像赵树这样的县尉,郡尉就是来长安城学习新的刑侦经验的。

而后吴军道“某就简单多了,某认为海贸的潜能比农业强太多了,去年巨鹿郡的粮食价格已经跌到30钱了,就这还修什么水渠,建什么水车,粮食再多下去,巨鹿郡的百姓除了能吃饱饭,其他什么都做不了。于是某把朝廷拨下来修建水渠的钱财,用来修水泥码头,购买了一些渔船,打算也弄一个渔业特产。”

吴军苦笑道:“而后被朝廷发现,朝廷以挪用公款的罪名罢免了某。”

卓虹对着吴军竖起大拇指道:“小弟佩服!”

这罪名弄不好项上人头都保不住,现在吴军还能在长安城,卓虹都不得不佩服了。

果然能在政务学院的没有一个不是犯事的。

大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长安城,赵里。

“赵夫子去上课?”赵里的村民恭敬问道。

扶苏点点头说道:“你家小子赵武已经能背诵论语,通读四书五经,《基础算学》也不错,在我们赵里的小孩当中他算是有天赋的,但学问再想精进就要去长安高中去求学,而后就可以去考大汉的各大学院,学院的士子毕业之后,有很大概率能成为汉吏,即便不成,但也有一技之长,能以后不能说是富裕,但最起码会过得比赵里这里好一些。”

赵武老子迟疑问道:“去长安求学?”

这要放在五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扶苏道:“某问过,要是寄宿在长安的高中,每年大概要花费5000,求学花费倒不多,关键是长安吃住不便宜,好在我们赵里距离长安城不远,节假日可以回家,能省下不少钱。”

大汉虽然说不上是义务教育,但徐凡也是尽量减低普通百姓求学的难度,但再怎么省,该出的笔墨纸砚钱还是少不了的,要是外地求学还得增加一笔伙食费。所以相对来说,在本村里的小学几乎不会有太多的花费,但上高中的花费却不会少。

赵武老子咬咬牙道:“既然小子有出息,某肯定是不能耽搁他的,这笔钱某出了。”

要是以前他连想都不会想,因为根本拿不出来,但今年咬咬牙真可以拿出这笔钱。

今年可以说是赵里大爆发的年份,不管是农业,养殖业,还是纺织业收入都暴涨,每户赵里百姓收入都超过了万钱,可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首先就是农业的大爆发,赵里的土地本就肥沃,而后修建水渠,又用农家肥,在扶苏的指导下,使用各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轮种大豆增肥技术。

赵里经过连续三年的大丰收,亩产突破3石,赵里的百姓几乎在几年时间由饿不死,变成了可以吃饭吃到饱,到可以做到一日三餐,到今年富裕的家庭每隔几日就可以吃一顿肉。

现在赵里各家民仓囤积的粮食超过了3万石,足够所有人吃上三年还有富余。

对比后世两代人的努力,只能说简单副本,对于吃饱饭问题根本没有难度。

赵里的百姓在经历了一年怎么吃都吃不光粮食,甚至到自己家粮仓都堆不下的情况,赵里的百姓才终于放下自己会饿死的想法。

今年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现在赵里的百姓,基本上是一半种植粮食,一半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桑麻和蔬菜,这些都给赵里带来丰厚的利润,让他们今年的收入突破万钱。

赵里的百姓今年还清了修水渠的建设费用不说,还集资购买了一台榨油机,肥地的大豆可以炼油,而长安城自从出现炒菜之后,对各种油料的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

而赵里的养殖业也是发展的极快的,扶苏联合赵里的百姓开办了一家养殖场,赵里掌握了孵化家禽的技术,各种家禽数量暴涨,赵里甚至包下了一个山头用来专门养殖这些家禽。这些家禽每个月可以给5-6万钱的收益,赵里的百姓每户每个月可以分到500钱左右。

现在赵里的百姓也舍得给自己家的小孩吃鸡鸭了,省的因为吃不到肉而被人拐走。胡亥给赵里带来的教训太深刻了。

而纺织业更是成为了赵里的支柱产业,今年的利润就超过了百万钱。

此时里长江涛显示出自己的气魄,并没有把这些钱财全部分红,而是拿出一半收入再订购了5台新式纺纱车,形式25台织布机,继续扩大产能。

现在这些机器正式进入赵里纺织厂,开始了设备的组装、调试,赵里的纺织厂扩大了三分之一。

三大产业的爆发让赵里的百姓普遍有钱,现在赵里的百姓普遍修了水泥楼房,有几分后世农村的样子,而这也是赵武想要继续供应自己小孩读书的原因。

家里既然富裕了,自然不能让自己家的小子继续做农夫了,读书是他能想到改变自己家小子命运最好的机会了。

赵武想了想道:“赵夫子,长安城的事情某一个农户不清楚,赵武求学的时期就拜托您了。”

扶苏道:“某是赵武的夫子,自然会帮他找一个好的学校。”

两人交流完之后,扶苏又去找其他家中,他在赵里当夫子差不多有4年时间,第一批学生已经到毕业的年纪,要去更高学府求学,他好歹教书育人,自然想看到自己的弟子学有所成。

(本章完)

sdldwx/xs/95054643/19191560.ht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架

本站推荐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无敌升级王
寒门状元
花豹突击队
明廷
浴血逃兵
我要做门阀
帝国猛将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